《白雪公主》係好多人成長回憶入面嘅童話經典,但如果佢嘅劇情發生喺現代香港,入面嘅人物好可能就唔係「從此過住幸福快樂生活」,而係要見法官,甚至坐監。今次我哋一齊用香港法律角度,重新睇一次呢個故事,睇吓邊啲角色可能會觸犯法例。
第一幕:皇后叫獵人殺人 —— 串謀謀殺罪(Conspiracy to Murder)
皇后因為妒忌白雪公主嘅美貌,命令獵人將佢帶去森林殺死,仲要拎佢心臟返嚟。喺香港,呢個行為已經足夠構成串謀謀殺罪。
📌 法律分析:
根據《刑事罪行條例》第159A條,只要兩個或以上嘅人計劃一齊犯嚴重罪行(例如謀殺),就已經構成串謀罪,無論最終有冇執行成功。
🔹 刑罰:
謀殺係強制終身監禁嘅罪行,所以串謀謀殺一樣可以被判終身監禁。
第二幕:獵人放生白雪公主 —— 有冇犯法?
雖然獵人聽從命令將白雪公主帶入森林,但最後心軟,選擇放佢走。咁樣算唔算犯法?
📌 法律分析:
- 如果獵人一開始已經答應咗殺白雪公主,就算冇實際動手,都可能構成串謀謀殺罪。
- 不過佢中途反悔、冇傷害白雪公主,而且冇再協助皇后,呢啲可以作為求情理由。
- 若佢主動報警舉報皇后,仲可能獲得豁免檢控。
🔹 結論:
視乎檢控方嘅證據,如果證明唔到佢有實質謀殺意圖,可能唔會被定罪。
第四幕:皇后用毒蘋果害人 —— 企圖謀殺罪(Attempted Murder)
皇后知白雪公主未死,於是親自扮老婆婆送毒蘋果畀佢食,結果令白雪公主當場昏迷。呢個行為喺法律上已經可以構成企圖謀殺罪。
📌 法律分析:
根據《刑事罪行條例》第159G條,即使未成功殺人,只要有殺人意圖,並採取咗實質行動,就構成企圖謀殺。
皇后明知毒蘋果有致命效果,仲親自出馬接近白雪公主,顯示咗清晰嘅謀殺意圖。
🔹 刑罰:
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,同真正謀殺一樣咁嚴重。
第六幕:王子吻白雪公主 —— 非禮罪?
王子見到白雪公主昏迷,冇得到佢同意就吻咗佢一啖。呢啲行為雖然喺童話中浪漫動人,但喺現實社會可能已經觸犯咗法律。
🧼 非禮罪(Indecent Assault)?
根據《刑事罪行條例》第122條,未經對方同意,並以淫褻意圖觸碰對方身體,就屬非禮罪。
- 白雪公主當時昏迷,冇能力表示同意;
- 如果親吻係出於浪漫或其他動機,可能被視為有淫褻意圖;
- 但如果純粹出於「救人」冇性成份,就未必構成非禮。
🔹 非禮罪最高可判監禁10年。
✅ 總結:童話世界入面其實充滿法律問題
角色 | 涉嫌罪行 | 最高刑罰 |
---|---|---|
皇后 | 串謀謀殺、企圖謀殺 | 終身監禁 |
獵人 | 串謀謀殺(可求情或免責) | 終身監禁(理論上) |
王子 | 非禮罪(有爭議) | 非禮10年監禁 |
小矮人 | 冇明顯違法行為 | 不適用 |
👑 你又點睇? 你覺得王子咁樣帶走白雪公主係英雄救美,定其實越咗界?
皇后應唔應該終身監禁?獵人算唔算幫兇?
🫖 法律可以好嚴肅,但都可以用童話輕鬆學。
如果你鍾意呢種分析,記住留意《Legal Tea House》下一篇童話法律拆解!